一府二鹿三艋舺, 一句再熟悉不過的諺語,道盡清代台灣三大貿易港市。台南府城鹿耳門、舊稱鹿仔港的彰化鹿港、台北的艋舺,分別代表台灣南、中、北三大區域的最大城市。
當時在北區的艋舺,與台北城內及大稻埕,合稱為三市街。三個相鄰的聚落,是台北發展史上的放射中樞。
艋舺最一開始是以泉州的閩南移民為主,但在清代時期並無出現剝皮寮一詞。直到二次大戰後,在民國四十二年蘇省行的〈艋舺街名考源〉中才發現"剝皮寮"一詞。
帶考證的是,剝皮的來源,到底是此處居民多從事剝樹皮及獸皮的貿易活動,亦或是追溯地名至日治的北皮藔街,以及清代的福地藔街,一切有待找出更多史證來回答。
剝皮寮位於萬華的老松國、昆明街、廣州街、康定路之間,在這快速變化的現代都會中,一條難得保存下來的清代街道。
再歷經兩百年多年的歲月,世代易主、人去樓空,如今又活化了過來。
眼前一棟棟低矮樓屋,早期移民的閩南式與巴洛克式風格,在紅磚瓦的調配下,完美融合。
這樣的融合,背景可歸於日本明治維新後,大量吸收學習歐洲文藝復興後的藝術。台灣就成為當時建築藝術的最佳設計及嘗試的天堂,這也成為台灣獨有日治時間建築的特有風調。
也許這保存下來的區域很小、街道很短,還沒親自體驗前會讓人覺得無趣。但來走一趟,細細的品味,絕對會比走在台灣其他充斥著商業化及吃喝攤販的老街,會讓人有更多、更深層的感觸。
2013.03
2013/4/29
訂閱:
張貼留言
(
Atom
)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