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晚有點出師不順,車的冷氣壞了,車內悶得像烤爐,我們只能開著車窗吹自然風,在國道5號上奔馳,風切聲特別有臨場感。還好進入雪隧前,冷氣恢復正常,解除在隧道內吸廢棄的危機。
今晚入住花蓮市火車站附近的雅砌美學公寓。民宿是hostel模式的房間,不過浴室及廁所在屋內是半開放式的,使用起來有種莫名的尷尬。房間空見到不會太小,我們一群人圍在一起吃宵夜、喝啤酒、話家常,就算明天要早起,也不以為意。
一早便從花蓮車站搭乘自強號前去玉里車站。今天的目標是連接瑞穗及大港口的瑞港公路,從山邊騎向海邊。可惜瑞穗已經沒有單車行提供租車的服務,我們只好與另外的車行約在玉里取車,再往北騎行回瑞穗。
花東的車站大多正在進行高架化或站體改造,玉里車站就是其中之一。站房及出入口仍是與上回來時一樣,是簡單的臨時組合屋。 這回站體多了外型鋼樑,期待再次見面時,車站已完工,煥然一新。
整裝完畢,從玉里車站準備出發。
6月正值稻穗金黃飽熟之際,我們騎在台鐵舊鐵道,改線後搖身一變而成的玉富自行車道,欣賞時值金黃地毯。
與玉里大橋平行的舊鐵橋中央,就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交界帶。每次來到玉里,就一定要來巡一趟板塊交界處。
橋下是匯聚拉庫拉庫溪的秀姑巒溪,溪水潺潺,如此平靜。然而,如此寬闊的河床,不敢想像溪水暴漲時的凶險景象。
一早陽光的熱度就讓人難以領教,連阿璧團長都不支倒地。其實他說這是想要呈現一種地殼運動的意境,但我們實在是參不透,也悟不出個所以然。
搬開擠壓的板塊,還比較好懂一點。
簡單的平路路段,由阿賢女伴騎行,阿賢則自行開車充當補給車,並身兼隨隊攝影師。
不少稻田已經開始收割,呈現光禿禿的黃褐色。
下橋後,從台30線玉長公路往北接回縣道193。
三叉路口偌大的玉里國際同濟會的路標,就是縣道193的終點。不論這次或是先前騎縣道193時,我在這個三叉路口都遍尋不著終點的里程標示牌。
縣道193尾段的阿勃勒,花朵盛開,金黃成串,掛滿樹梢。
金黃青翠相間的地毯,綿延到翠綠的山之下,伴著風,輕拂搖曳。
幾株檳榔樹,高低如山稜起伏,突兀又有趣。
美好的天氣,更顯色彩鮮豔,若有什麼美中不足,就是熱度太高了。
隨隊攝影師不時出現幫大家拍攝。
接近中午,熱度飆高,正在田中間農忙的阿嬤,隱身稻穗,一定也熱到不行。
玉里到瑞穗的路程還不到一半,艷陽把我們曬到舉手投降,躲到玉里觀音國小大門的陰影處躲一躲。校門立柱上的銜牌,一看不得了,1917年(大正6年)創校,即將橫越百年。
小而美的校舍,尤其是兩層樓高的馬賽克拼畫,可愛又帶有原住民的風格。
在後頭的補給車來囉,趕緊躲上車吹冷氣降溫。稍微消暑後,再繼續出發。
觀音里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督旮薾教會,白身、紅屋、藍邊的禮拜堂,很引人注目。
縣道193的100K里程牌,我們是逆騎,所以這段目前只騎了10.92K。
實在太炙熱了,這個端午假期沒有粽子吃,倒是一直在烤肉,皮膚被太陽烤得焦黑。每騎行一段,就熱到不得不下馬找陰涼處躲藏。
大馬路上沒什麼人,八成是躲在屋內吹冷氣。
縣道193上沒什麼餐廳,我們按著美食書的指引,來到松浦里的萬麗橋下,找到這間名不見經傳的阿南麵店。
阿南麵店店內沒什麼空間,餐桌椅就擺放在萬麗橋正下方,很隨興。我們都點了這兒的招牌,也是網路上都推的玉里麵,但或許是熱到沒胃口,大夥都覺得口味還好。
高溫讓我們的進度嚴重落後,離開太陽曬不到的橋下甚至有股抗拒的念頭。
山與稻田的融合,是花東縱谷最大的特色之一,與西部雲嘉南平原大穀倉大相逕庭。
我們沈醉在縱谷的美景下,再次越過秀姑巒溪。瑞穗大橋下的秀姑巒溪,緩緩流水,是泛舟的起點。秀姑巒溪在這與接納了富源溪,轉了個彎,向東切過海岸山脈,轉而湍急,流入太平洋。
跨越瑞穗大橋,終於騎進瑞穗市區。第一件是,想當然是躲進便利商店吹個冷氣,接著找間冰果店,來碗清涼的刨冰。
午後2點半,天色變得陰暗,從中央山脈而來的烏雲逼近,一場午後雷陣雨即將落下。東邊的天空藍天白雲,我們繼續趕路,脫離淋成落湯雞的風險。
鄉道花64線OK起點,瑞港公路挑戰開始。
一開始的路段相當平緩,遠離雲雨區,騎得悠悠哉哉。
前方的小台地是牛山灣。
後方突起的台地就是台9線上的大魔王,舞鶴台地。不妙的是,緊追不捨的烏雲,有如一股邪惡的勢力,強勢逼近。
瑞港公路接近秀姑巒溪與富源溪的匯流處,地勢開始拔起,腳踏板愈來愈重。
連髮夾彎都出現了,還接連好幾個。
爬升開始後,一整個就是悶,無風也無景。難得有一處涼亭,枝葉空隙處稍有展望。
遠方玉里平原上收割的稻田,火燒稻草的烽煙裊裊。
秀姑巒溪泛舟中心就在瑞穗大橋旁,橋下的泛舟起點,挑戰者早已出發,留下空蕩蕩的緩灘。
秀姑巒溪第一個180度轉彎是德武灘。就像賽車過彎一樣,離心力會讓賽車在過彎時壓外線草皮,秀姑巒溪也一樣,彎道一直往外擴張,眼前的德武灘,就成了一階又一階的德武河階。
這涼亭一點也不涼快,只好開啟補給車的後車門,放送冷氣。
想要有涼風,只得自行製造,所以我們又跨上鐵馬,努力爬完這段上坡。上坡頂點,是德武休憩區,也是瑞港公路的最高點,海拔221m。這時阿賢也和女伴換手,輪流騎乘。
德武休憩區的展望比涼亭好更多了。 可以看見秀姑巒溪180度流過德武灘,馬上再接一個180度的牛山灘。
越過了德武這個最高點,最辛苦的路段結束,愉快前行。
被秀姑巒溪切割的山壁,與崢嶸的山勢,總是很吸引我停下來拍照。
下坡的時光總是特別歡樂,也特別快。大家預備,馬上就是兩個髮夾彎下坡道,各自出發,跑出最佳速度。
嗶嗶嗶嗶嗶!你超速了!
過彎沒有壓車,罰你騎上來再滑一次。
不只公路是髮夾彎,溪水也是接連不斷的髮夾彎,下一個就是流狗灘。
通過流狗灘這180度的彎道,就是位於奇美部落的泛舟休息站,泛舟的行程也完成一半,準備吃午餐。
流狗灘的對岸是吊橋灘,橫越奇美溪的吊橋已被鋼筋水泥的奇美橋取代。過了橋後,歡樂的下坡路結束,另一個爬坡開始。
回望剛才做出最快速度的連續髮夾彎,希望後面還有這樣的路段。
緩緩的坡道來到高點,又能輕輕鬆鬆地滑行。
今天的溪水相當清澈,可惜看的到,摸不到。
緩緩的下坡道,卻三不五時按著煞車,因為美景當前,不時駐足拍照。
跨在溪上的鐵橋,是原生奇美橋,一邊連接奇美部落,一邊連接流狗灘上的熨斗山。
奇美部落外,也是一個髮夾彎。再滑下一旁叉路到台階地,才是奇美部落。然而深怕滑下去要耗費太多體力騎上來,也無法多作停留,畢竟不想在這條公路上摸黑,還是路過就好。
奇美部落有三間教會,分別是阿美族的長老教會及天主教會,以及布農族的長老教會。離開部落髮夾彎不遠處的教會,就不清楚是哪一間了。
路旁居然有馬拉松才會出現的里程看板,大家都很好奇,難道路程只剩2 KM就要結束?怎麼可能!
中間隔著另一個河階地,在溪流180度彎道的對岸,與奇美部落遙遙相問。
看見補給站的棚子,大家的迷惑都有了解答,原來明天就要舉辦舟遊東海岸的秀姑巒溪國際泛舟鐵人三項競賽。這場三鐵的游泳項目改成泛舟,一船六人同舟共濟,頗有創意。或許該來報一次這場的二鐵組,參加泛舟及路跑的項目。
俯瞰河床中巨大的石灰岩塊,經過湍急水流的沖蝕,雕琢成奇特外型,成了萬物相。潔白如玉的表面,有了秀姑漱玉的美名。
悶熱的午後,最後一段蜿蜒的上坡路,特別艱辛。
眾人皆被擊落馬背,下馬停著又太悶,不得不悶著頭繼續騎。
辛苦的回報,就是一路緩坡滑到瑞港公路的終點。
終點就是與台11線長虹橋路口,全長22.299 KM的鄉道花64線,完成。花東四橫四縱,現在完成二橫(縣道193 + 縣道197)及二縱(台30線玉長公路 + 鄉道花64線瑞港公路)。
下午5點半,太陽泛出微微黃光,還好不需要摸黑。
位在秀姑巒溪出海口的長虹橋,連接靜浦及大港口兩聚落。舊長虹橋,現在僅限行人通行,汽機車禁入。
新長虹橋因車流量日益居增而興建,現在看起來已經很久沒上漆了,澄紅的橋身因漆面剝落顯得斑駁。
新長虹橋旁的奚卜蘭遊客中心,就是以秀姑漱玉作為意象而建。
秀姑巒溪愈至出海口玉開闊,原本湍急的溪流,變得柔靜。當年研究所時來泛舟,最後這一段,教練所幸讓我們全部從艇上跳下水,靠著救生衣的浮力,望著藍天,仰漂到終點。還記得泛舟終點的岸上,有間曾記麻糬,現在也不見蹤跡,想吃個麻糬的希望落空。
出海口的一座小小無人島,是由都巒山層火山碎屑岩所構成,稱為奚卜蘭島,或獅球嶼。不論是遊客中心或無人島,名稱奚卜蘭是由阿美族與演繹而來,原意為在河口的意思。
舊長虹橋,採懸臂式橋梁工法。
在橋上玩到天色昏暗,才想起還有一段路要趕。上馬,往北續行。
又再次經過沙漠風情,但不是我們的落角處。總有一天,我要來這間主打什麼都沒有沙漠風情住一晚啊。
看見石梯坪遊憩區的入口,今天的騎行就結束囉。
入口正對面平價商店的二樓,就是我們住宿之處。有點小失落,因為蚊子真是多呢。
簡單梳洗後,晚餐交由補給車,分批載我們到石梯漁港的口福海鮮餐廳,先招開第一天的海鮮慶功宴!也不知道要慶祝什麼,反正就是要大吃一頓!
今日騎乘距離:62.51 KM
2015.06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